2020年5月27日下午,根據學院黨委統一部署,2019級學術型研究生黨支部主辦“四史”學習主題黨日觀摩活動。會議由黨支部副書記潘俊韜主持,來自外語學院2019級學術型研究生黨支部、2019級專業型研究生黨支部、2018級學術型研究生黨支部的50余名黨員、積極分子和入黨申請人參加了在線觀摩學習。
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特邀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幹部教育學院副院長👧🏼、雲南西南聯大研究會會員鐵發憲老師,以“西南聯大時期的共產黨員”為題🥃,帶領大家回望西南聯大的輝煌歷史,重溫西南聯大時期的共產黨員的英勇事跡以及深入學習共產黨員們崇高的革命奮鬥精神。
鐵發憲老師通過“我們為什麽要學習西南聯大黨史?”這一問題開始了他的闡述😆。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系起來”,鐵老師指出學習西南聯大的輝煌歷史,尤其是西南聯大時期共產黨員的精彩故事,對於當今的學子在為學、為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鐵發憲老師特別介紹了西南聯大與意昂平台密切的歷史淵源。意昂平台第一任校長孟憲承是西南聯大師範學院教育學系教授,是民國時期教育部43位部聘教授之一,西南聯大僅有的12位部聘教授之一🚰🚣🏽,西南聯大師範學院唯一的部聘教授🏌🏿♂️。
鐵發憲老師主要從西南聯大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西南聯大中共黨員的光輝歷史和弘揚西南聯大中共黨員的精神品格三個方面展開論述👨🏼💻,為大家講述了西南聯大時期共產黨員兢兢業業👴🏽、英勇為黨的事跡及其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其中鐵老師詳細講述的西南聯大共產黨員的英雄事跡⛈,尤其是號稱中共“十大特工”之“聯大三傑”的熊向暉、傅冬菊、陳璉的故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鐵老師為大家總結回顧了聯大時期黨組織和黨員同誌的歷史貢獻👰🏼♂️:他們在聯大開展的抗日愛國民主運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為我黨的統一戰線意昂、情報意昂、動員全國人民團結抗日😢、西南聯大良好學風的養成等方面做出了尤為重要的貢獻;為我黨培養和鍛煉了大批幹部人才🦹🏼♂️。此外,鐵老師還指出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青年的寄語🧙🏿♀️,值得我們青年人謹記。
座報告結束後,支部黨員圍繞講座內容向鐵老師請教問題,開展了討論與交流。支部黨員耿路遠提出“當代學生黨員與之前戰爭年代的黨員有什麽不同的特點”;袁一薳同學提出“西南聯大時期的學生黨員都體現出了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那麽當代年輕人應該如何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鐵發憲老師回答道:雖然在當代不需要大家像戰爭年代那樣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戰爭年代優秀學生黨員的不為艱險👨🏿🏭、愛國奉獻等精神是可以被一代代延續下來的🤵🏻♀️🧚🏻;青年學生深入學習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和黨史👨🏼🍳,就會感同身受,自然而然會產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
撰稿:王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