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科研雙促進——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黨支部舉辦聯合主題黨日活動 |
|
2019-01-08 生命科學學院 瀏覽次數🤸🏼♂️🕵🏼♂️: 354
|
近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國內外廣泛關註🧑🏼🏫。作為在科研一線學習的理工科研究生,對此事件產生激烈討論🫚。為促進師生對基因編輯技術的了解、開拓科研思路,振奮科研精神❕,發揮基層黨支部思想政治的引領作用,生科院植物生態學研究生黨支部聯合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於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在469會議室舉辦了一場“淺談基因編輯的利與弊”的主題沙龍。本次沙龍面向全院師生⌚️,同時邀請了生科院長期從事基因編輯研究的李大力研究員和哲學系從事規範倫理學研究的葛四友教授,其他院系的多名黨支部書記也受邀參加。 聯合主題黨日活動現場 講座伊始,學院專職組織員趙娟老師對兩位特邀老師的研究領域做了簡短介紹,並引入本次沙龍的主題🙅🏼♀️。李大力老師從轉基因動植物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基因編輯的原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表示學者在進行科學試驗時應持有嚴謹🈁、自律的心態,要在實驗倫理的範圍內進行研究💆🏻♂️。葛四友教授結合自己國外的求學生活經歷🧎➡️、民族自信等方面陳述了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看法👰♂️,表示科技改變世界是趨勢,但同時應註意科技是把雙刃劍,要合理利用科技為人類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大力老師與葛四友教授發言 在現場交流環節,經管書院經濟學類本科生黨支部書記劉承乾作為支部書記代表發言⚠️,從自身的專業角度分析基因編輯事件,也拋出自己的困惑。隨後在場的黨員研究生🏰、本科生紛紛闡述觀點🚵🏼♂️,其中生化二支部的黨員李林夕表示對於從事基因編輯方向的研究生來說✊,這個事件給科研意昂者敲響了警鐘,科技上的進步不能悖離倫理道德,支部搭建了舞臺🧑🧑🧒🧒,引導大家正確認識本次事件,起到了很好的引領教育作用。王鵬飛同誌激動的說本次主題黨日活動不僅可以增加了黨員同誌間的交流,還可以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作為一名黨員同誌,應該時時關註並正確對待社會熱點事件。在場的黨員同誌都表示收獲良多🚢,在科研的同時更應註重學術交流🧎🏻♀️,樹立正確的科研倫理觀,充分發揮科技為人類造福的主旨🧑🏻🔬🌏,在科學技術上攻堅克難。 在場黨員同學發言 最後,趙娟老師總結😖📒:“作為一名研究生黨員,在出現此類重大事件時,更應該理性分析,正確發聲🥕。”本次主題黨日活動🎽,支部結合理科學科特點🦹♂️,引導大家對科學問題🧎🏻♀️®️、社會熱點問題辯證思考,進行不同學科的思維碰撞,基層黨支部在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發揮專業優勢等方面發揮了力量,起到了戰鬥堡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