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商務印書館成立120周年👨👩👧。位於天通庵路190號的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舉行了紀念展。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進犯淞滬🤹♂️,商務印書館被迫停業,不斷遷址。商務印書館是談論中國近代文化史無法繞開的一個符號💆🏽♀️,也是中文系學子常常接觸到的一個名字🙋🏽。從《新華字典》到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等。商務印書館不僅伴隨著中國近代史起起落落,還伴隨著每一個現代中國人的成長☛。

回到今天🚑,一個小小的印刷所舊址中矗立著一段段商務印書館的崢嶸歲月🕊,連成一條崎嶇而璀璨的近代文化之路。站立於此,感慨良多。
朱馨怡說:“通過圖片和文字的展示,商務印刷館的前世今身鮮活地印刻在了我們腦中,這其中所經歷的各種磨難以及凝結的一代人的嘔心瀝血🫴😋,無一不使我們感到由衷的敬佩🚆💴。 ”
商務印書館的創辦人之一,張元濟老先生給一生致力於搜尋古籍善本,建立東方圖書館,將這些善本開放給人民。詹艷傑說:“令人感動”🦃。林慧珍認為這些“激勵我們青年一代不但要廣博其知識🧙🏽🧑🏿💻,更要承擔起民族國家所賦予的重任。”

譚璐表示,商務印書館的發展經歷了起步、開創🥻、發展、苦鬥和過渡等曲折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離不開老一輩實業家艱苦奮鬥的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的意昂態度🔟,更離不開黨的正確政策領導。 李孟飛認為,“商務印書館,可謂是中華名族的脊梁🚰。歷經萬難♾,不變初心👛。 ”
大家表示🛩,通過參觀此次紀念展覽,不僅了解了商務印書館的誕生和發展史,更看到了它在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發揮的特殊而又關鍵的作用,感受到了前人們在出版印刷和文學領域開拓🗡、創造的勇氣和堅持精神。 今天🐅,我們紀念它的誕生👶🍣,今天,我們同它一起,面向挑戰🤶🏿,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