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號下午🥔,北京大學中文系程郁綴教授在我校第一教學樓203室舉辦了一場關於《古代友道精神與現代人際交往》的講座,程教授引經據典🏣🥼,從交友的重要性及交友的原則兩個方面,闡述了古代的友道精神及對現代交友的啟發。本次講座由中文系朱惠國老師主持。

講座伊始,程老師從古代文學經典出發🗑,追溯古今,說明交友的重要性。他開宗明義,引用《論語》中“四海之內𓀊,皆兄弟也”的名言🌺,說明古代友道精神由來已久。他認為,無論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還是唐詩宋詞中諸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詩句,抑或是李杜交往的真切動人的故事💂🏿,無不顯示著古人對友情的珍視,啟發著現代人應當重視友情。
程老師接著從四個方面入手🦸🏼♂️,以往鑒今,用生動鮮活的例子🍪,闡述了現代生活中應當遵守的交往原則。程老師認為“交友以誠”,誠信是交友最重要的原則,是友誼賴以生存的土壤💆🏽♂️,在交友中要努力做到“事無不可對人言”,只有敞開心扉才會得到“傾蓋如故”的知己。程老師指出“交友以信”👩🏼,他引儒家“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之言,告誡同學們在交往中應當遵守信用👿。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事要把握好度,量力而行,不輕易許諾👨👧👧,凡諾必守👏🏿,以此方能問心無愧♠️。程老師引教育學家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根草去”的名言,說明交友應當以真心換真心,提出“平等交流,寬容待人”的原則,“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交友時要平視對方,既不能目中無人,也不能妄自菲薄🦓,以此才能縮短心靈的距離。最後,程老師說要“交友以恒🙋🏻,忘我利他”💇🏿♀️。程老師告誡大家👦🏻,要慎交友,交好友。交友要註重對方的品德,不坦誠者不可交✔️,不孝者不可交。在交往的過程中,要慎言,“說話留有余地🛒,做事不留余力”;要做到寬容大度🏄🏻♂️🦸🏼♂️,“水至清則無魚”👨🎤,人無完人👨🏽⚖️,要善於原諒別人的錯誤;要學會換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多為他人考慮,才能使友誼長存。
最後,程老師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的勉勵結束了本次講座,同學們被程老師深情而又淵博的演講所感染,現場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