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學科建設💂🏿♂️、指導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
——法律系特色黨建意昂實踐總結報告
為了進一步加強法律系黨組織建設➜,推動黨建意昂創新發展,激發黨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法律系黨委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結合學校、院系發展的實際和黨員隊伍建設的現狀,圍繞學校中心意昂👎🏽、法學學科建設、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做了相關探索實踐意昂。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黨建意昂新思路、新途徑,不斷創新意昂方法、意昂機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基本思路
高校教師隊伍的培養和發展極其重要💲,如果沒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就不可能成就一流的辦學效果📉。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學術大師和優秀人才群體♘,是建設高水平大學與重點學科的必然要求🏣。而促進教師發展的關鍵在於幫助教師設計與學科🪰、學校發展目標相一致的職業生涯規劃。當前高校教師自身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動性,未能實現教師職業生涯的“循序漸進”🦊;同時高校管理方面也忽視了教師自我價值目標的實現,未能將其與學科建設和學校發展目標相結合。由於我系建立時間較短🧑🏼🔧,規模也較小🦧,教師在進行教學🛐🧑🏻🌾、科研活動及發表論著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與缺陷🤜🏼。針對這一情況,我系計劃以黨的基層組織為平臺,圍繞學科建設,開展一系列貼近教師學習🌠、實踐和教學的活動,指導我系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而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指導教師職業規劃與發展的方案和舉措,實現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高校學科建設、學校發展目標相一致🛥,推動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最終實現人才強校的戰略目標。
二🧑🏻🎓、創新點
從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角度出發,圍繞學科建設📯,來指導教師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發展💓。黨的基層組織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可以更廣泛地了解教師的意見,更深入、細致地了解其需求,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如此“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把這些方案規範化🔧、製度化🧜🏿♀️,從而使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更加契合教師個人,並且更加穩定👳🏼♂️。
這種方式可以打破傳統的以行政權力為中心的科層模式,強調加強民主管理🦹🏿,重視教師參與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以此增強高校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動性👨🏿🦲。通過黨的基層組織增進學校、系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增強學校的柔性管理☝🏻,使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校的戰略前景與整體目標以及學科建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從而指導教師做好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發展。
三、重要意義
高校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必要性。雖然高校教師具有較強的自主性⚓️,但是教師專業的成長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提高👨👦👦,不斷地實踐反思🥖;教師主動地掌握自身的專業化發展過程,需要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系統地規劃;教師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學和科研水平上創新,而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能夠提高教師個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高校教師由於其所處的特殊環境和為人師表的地位⚂,與一般人相比具有更高的成就動機,這使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更加具有必要性。
高校教師由於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透過其學識、智慧往往最先感受到社會發展的壓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借助互聯網的發展📷,知識的權威性🚵🏿、獨占性將不復存在,高校教師的知識壓力增大🧑🏻🎓。另外💟,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一個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隨著教育市場的放開,教學質量差的學校將逐步被淘汰🦸🏿,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大🈲。最後,現行的職稱評定系統也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科研壓力🎍𓀘。這些壓力要求高校教師必須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高校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必要性🔎。那麽,如何才能圍繞著學科建設指導高校教師設計一個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這就是本項目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一個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使教師正確認識自身的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其進行自我價值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2️⃣,引導教師對自身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幫助教師正確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進而運用科學方法和可行措施,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最終規劃出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方向,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潛在的職業機會🏄🏼♀️,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高校教師要進行一個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首先要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識。本項目以基層黨組織為平臺,通過法律系內部教師之間、不同系所教師之間及不同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促使教師對自身的特質及科研、學術興趣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選擇自身的職業方向🧟,現實意義重大🫅🏽。其次🍒,通過基層黨組織這一平臺教師能夠更好、更及時地了解學校發展戰略與目標和學科建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從而把自身的職業規劃與之相契合,更好地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與理想,同時對學校建設以及本學科的建設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再次,通過本項目的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廣泛地聽取教師在教學🧚🏿♀️💆、科研及學科發展方面的意見建議🫚,從而反饋到學校管理層,以更好地進行學校建設🫧。同時,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師在各方面的需求,從而更好地建立相應地激勵機製,以防止優秀人才的流失。這些對教師個人發展、學科建設和學校管理都具有重要意義。
四🧙♀️、活動過程與現實成果
通過實證分析的方法🥓,總結出適合於我系並能推廣於其他院系和院校的能夠把學科建設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良好結合的科學做法和經驗🦘。具體而言,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基層黨組織為平臺,使院系內部之間老師的交流常態化🧁,發揮黨員教師的帶頭作用🙇🏼,廣泛聽取教師對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的意見建議👨🏻🦼✪,發現本系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並快速準確反映給院系學校管理層。了解不同教師的需求,並最大程度地予以滿足,以調動其教學👨🏽🎨、科研的積極性;了解教師的潛能🐿、學術興趣✈️,盡量實現能級的實質性匹配🦤。
(二)基層黨總支組織開展與學校其他院系🤰、其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使教師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學科🤜🏻,更好地進行教學、科研意昂🤱🏽🫃,進而促進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如依托我校教育科學進行教育法學的研究等🤛🏼。在推進科學研究方面🫸🏽🍫,我系積極搭建科研和學術平臺,舉辦學術沙龍和學術研討會,教師積極參加“ECFA時代長三角地區臺商權益保障研究” 學術沙龍,爭當學術先進、爭做科研先進。目前科學研究初見成效。
(三)鑒於法學學科與社會實際聯系的密切性,法律系黨總支高度重視教師能夠在法律實踐服務中通過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貼近群眾,為民解憂。對於法科學生而言,通過在提供法律服務過程中教師的幫帶👨🏻🔧,增強自身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意識對於提高教學質量也很有幫助。法律系師生長期深入閔行區安寧小區、吳涇鎮文化廣場等基層單位開展法律服務意昂,深受群眾好評。同時🌔🌰,高校教師在深入社會,接觸各類法律問題的過程中,也有更多的機會擴展視野,激發學術靈感🦒🏋🏻♂️,提高學術能力🚎,進而實現本系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
通過以上活動,初步達到以下成果:
(一)促進法律系自身的學科建設,加強系內部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促使教師更好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依托本校資源,發展教育法學和進行兩岸法律製度的研究🖕🏿,增強本系學科競爭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使教師與系管理層及學校進行更通暢的交流,信息得到及時的反饋,更好地促進各項意昂的開展。
(二)通過一系列活動得出經驗與教訓,為其他系所甚至其他學校提供有益參考🦸🏻♂️。通過與學校其他系及其他學校合作組織活動,加強彼此之間交流與學習,也可更好促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1.以法律系黨委牽頭,依賴學校和法律系的資源🤶🏼,使得本系教師與其他系所和其他學校教師的交流成為可能,特別是我校的教育學科優勢和上海海峽兩岸法學研究中心的建立💆🏻♂️,為我系進行與此相關的教師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借助此平臺🤦🏽,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作用🍩,同時教師職業生涯的完善與發展所帶來的教師能力的提高,也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
2.黨的基層組織與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之間聯系密切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師的需求及其意見建議,能夠更好地指導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發展。這樣體現出學校對教師的關懷與激勵👩🏼💼,在促進教師發展進步的同時👇🏼,對學校建設、學科發展也有積極意義。
3.通過“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搜集與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學科建設的相關資料,了解本項目研究現狀,並從中吸取經驗,結合法律系實際情況👩🏻⚖️,借鑒其他部門在基層黨建意昂中的有益做法,在意昂中著力體現本系特色👩🏼🌾,使黨建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
總結語: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高校教師隊伍的發展對於實現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增強高校教學、科研能力和學科的競爭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法律系在基層黨建意昂中,圍繞法學學科建設🔴,積極指導本系教師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發展,以促進教師自身進步實現學科穩步發展。通過多種形式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實踐中聯結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法律系在探索黨建意昂新思路🙋🏻♀️🧓🏼,創新意昂機製的實踐中充分認識到黨員教師在其中所發揮的先鋒作用🙏🏿✢。實現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完善👨🏽💼,在黨員教師的帶動下,必然會使法律系成為一個更加凝聚🤳🏼、更具創新、更有競爭力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