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系領導班子圍繞習近平總書記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進行集中學習
10月9日下午,哲學系領導班子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三次集中學習研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系黨委書記王柏俊,系黨委副書記武娟,副系主任、系黨委委員潘斌🦷,副系主任劉梁劍,系黨委委員陳霞、專職組織員王曉紅等參加學習♒️。集中學習研討由王柏俊主持。

王柏俊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簡短樸實、氣勢宏大、全面深刻👩✈️👰🏿♂️,闡明了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回顧了70年的輝煌成就🤟🏼,部署了新征程的大政方針🛄,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新時代邁向新輝煌的宣言書和動員令。他結合理論學習和成長經歷重點談了對“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的理解🏧。他認為🧖,從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500多年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近180年的中國近代史🤽🏼、98年的中國共產黨史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7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既令人矚目,又來之不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是歷史的選擇🦵🏻𓀜,是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越是強調加強黨對一切意昂的領導,越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因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切成就都歸功於人民。未來更加輝煌的美好前景,也將由中國人民譜寫🫰🏽。
武娟從交通工具的變遷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為偉大祖國取得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感到自豪。特別是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些都彰顯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富強👭,充分說明了偉大祖國的發展,也體現了黨和國家的發展始終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
潘斌從“三個征程與堅持”論述的邏輯主線來解讀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他認為三段論述體系豐富,層次清晰👨🏼⚖️。第一段論述“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從做好國內的政治領導、服務目標、旗幟道路三個領域、三個層面表述。第二段論述“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方針”👨🏽🎨,這是從當前時政環境出發,面對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的重大歷史使命,繼續強調這一使命與職責。第三段論述“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從國際發展環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如何應對與處理國際事務,實現文明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這一思想的核心與目的🏋🏻。
劉梁劍闡述了“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的深刻內涵🟡。他認為👷🔁,“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體現了人類視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對人類🫰🏽、人類文明未來的關註。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懷,使我們超越單純的政治、國家或民族的視域。“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體現了人民視域。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人民具有主體地位😹。人民視域首先便是自覺認識到人民主體地位💒,進而在此基礎上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體現了新時代的主要社會矛盾以及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美好生活,既涉及個體,又指向製度層面🙏🏼。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我們實現美好生活的製度保證🎺。
陳霞從一名教育意昂者角度出發,與大家一起探討新時代國富民強階段,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昂🧒🏽,讓他們對國家對集體保持應有的熾熱的愛和歸屬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她強調儀式感的重要性,要在重要時間節點營造良好氛圍,使學生不自覺地沉浸其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其次🪝,在物質經濟條件豐富的現代社會,學生的思想政治意昂的開展應更加註重以人為本,關註學生的興趣引導、心理輔導、興奮點的捕捉等方面🆙🌪。